欢迎来到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援疆援青援非

融入“一带一路” 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浙医二院援疆远程医疗会诊提质增效

来源:2017-07-10 发布时间:2017-07-10 作者:2017-07-10 阅读数:438


    与边疆地区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条网线将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医疗资源串连了起来。如今,依托这条网线,浙医二院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提质增效的远程医疗会诊不断提高着丝路沿线区域性医疗服务水平。 
    7月6日,浙医二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进行的三场远程会诊,让我们看到实现边疆急危重症病患远程实时会诊的希望,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上线的新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响应时间,让远程会诊效率提高了一倍。 
    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是浙医二院和浙报集团共同打造的重量级互联网医疗项目,而智慧医疗新平台则是该项目推出的首个产品,提供了面对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等功能,及直接面对患者的网络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我们希望将国际网络医学中心打造成一个‘全数据互联互通的网络医疗体系’,实现预约挂号、排队叫号、远程阅片、查阅报告、调阅电子病历、视频会诊、远程医嘱互认、远程开具检查单住院单等功能,真正实现核心医疗服务圈的互联网化,让远程会诊、分诊转诊更高效便捷,让患者‘最多跑一趟’甚至‘一次都不跑’就能完成就医。”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的宏伟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视察浙医二院的过程中,实地观摩了医院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包括常态化、门诊化、大众化的远程会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分级诊疗,长兴分院病理科科联体,远程病理诊断服务,以及与新疆克拉玛依共建的国内首家eICU。充分肯定与赞赏的同时,也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浙医二院好的、优质的资源,下沉到边远贫困地区,能够更好地为这些地方老百姓的健康服务,贯彻好健康大会总书记所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融入“一带一路”,新平台让远程医疗会诊效率提高一倍 

    去年11月,浙医二院就与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联合,共合作完成120余场远程医疗会诊,而7月6日这天的远程会诊不同与往常。 
    73岁的冠心病病人于梅(化名),有着13年糖尿病病史,在今年1月,她因糖尿病足切除了2个脚趾,但下肢依然疼痛难忍,并诱发了心绞痛。前期已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多支血管弥漫病变,其中右冠状动脉已完全闭塞,同时,对疼痛的下肢动脉进行超声发现,也有血管狭窄和闭塞。老人病情非常严重,威胁生命,目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医院住院治疗。 
    依托浙医二院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搭建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向浙医二院发起远程会诊要求。于是,浙医二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项美香教授与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爱强教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医院启动了一场三方会诊。 
    针对这个病人,项美香教授通过远程,详细询问了病情,查看了检查结果,建议:“根据于梅老人的整体情况,她更适合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不过,鉴于老人有糖尿病足,伴有化脓感染,下肢血管闭塞等情况,搭桥手术的时机值得商榷,建议血管外科会诊后择期手术。” 
    经过远程会诊,对老人制订了综合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老人的康复。 


    利用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的新平台,医生们这次不仅是单纯的视频交流,而是可时时监测患者的所有信息数据:姓名、年龄、影像资料、术中情况……这相对于以前“口述”或“传真”方式,会诊效率提高了一倍。 
    除了数据共享外,新平台还让医生摆脱了空间的限制,一部手机即可搞定远程会诊。“有了手机移动端的会诊平台,我就能在手术间隙进行会诊了!”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白雪莉教授当天通过手机平台会诊了一位克拉玛依当地的胆管癌患者。 


    “以前会诊时,需要医生前往专用的会诊诊室,即使在院内,往返也需一定时间;如果医生正在门诊或手术,则根本不可能来会诊诊室。新平台上线后,医生就完全可以在自己科室、诊间完成会诊,能节省大量时间,最大程度提高了效率。”国际网络医学中心会诊调度负责人严婧对此深有感触。 
    也就是说,在专用的会诊间外,医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与基层医疗机构或患者连线,视频、语音、图文均不在话下,这对处理紧急情况尤为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与我国新疆多家医院、甚至境外巴基斯坦等地医院也展开了远程会诊模式,不断体质增效的平台搭建让浙医二院进一步融入到“一带一路”经济带区域性医疗服务当中,不断提升丝路沿线区域性医疗服务水平。 

    国内首家eICU,4000公里之外的重症患者实现实时监管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高源特别期待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新平台在远程急危重症实时会诊中大展身手。 
    “实时的急危重症远程会诊对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有意义,目前我们与自治区医院急危重症会诊时间能达到两小时以内,但这对于危及生命的患者来说远远不够。我们特别期待与浙医二院的急危重症实时会诊响应时间能缩短到60分钟内。”国内首家eICU的建立,正在让高源副院长的期待变为现实。 
    上午11点,在浙医二院综合ICU的eICU(电子重症监护室)中心,如往常般,综合ICU主任黄曼教授,即将参与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ICU的“早查房”。 
    黄曼主任说,eICU的创建,让远程会诊不再停留在某一时刻,而是治病救人的全过程。目前通过远程、实时监控和诊治的患者,是一位83岁的维吾尔族老爷子,3天前收入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急诊,2天前转入该院ICU,并同步进入浙医二院的eICU进行监管诊疗。 


    eICU内布置的两台显示屏,分别显示着双方会诊的实时图像及监管患者实时的心电监护数据等指标。 
    在听完对方的病情汇报后,黄曼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诊疗意见。她之所以能够对答如流对方医生提出的问题,在于事先她都能实时查看病人的各项情况,包括检验报告、医嘱信息等,就连使用呼吸机的参数也能实时看到。 
    “虽然两家医院相隔4000多公里,eICU中心接收一位克拉玛依的病人,就像自己实实在在收治了一位病人一样。” 
    黄曼主任说,平时护士如发现监护数据有异常,就会报告医生,医生如需要检查病人某个项目,也能直接下医嘱,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ICU就能同步收到。 
eICU中心,平时收治的病人数会在1至3人,当病人情况稳定后,则会由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继续治疗。而在eICU,一天的查房会有2次,上午10点早查房、晚上6点晚交班。 
    在黄曼心里,有着重症医学科医生的“病”——那种为了救人拼尽洪荒之力后的失败或不完美的结局会让我们沮丧、深思。“我看不得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危重病患,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因某个治疗环节出现问题,没有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这些都促使我开始思考远程ICU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我们全力以赴治病救人的职业梦想。” 
    eICU的建立,让边疆地区急危重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过程中胜出一筹。 

    远程医疗会诊,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刷新着一轮一轮的航班延误,我们的内心都好焦急,此行入疆出疆都太不容易。 

    跨越愈是不易,愈是坚定了我们所做的事情——远程医疗会诊的意义非凡。 
    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视察浙医二院的过程中,实地观摩了医院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包括常态化、门诊化、大众化的远程会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分级诊疗,长兴分院病理科科联体,远程病理诊断服务,以及与新疆克拉玛依共建的国内首家eICU。肯定与赞赏的背后,更多的是期许与责任。 


    王建安院长曾说:“我们自己好了,不算好,要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极其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群,学科上、管理上、流程上,甚至观念上亦好,远程医疗,就是用隐形的足迹,给亟需优质医疗资源的人群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受惠。” 
    事实上,浙医二院早在十年前,就率先探索起远程诊疗服务,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先行者。

 
    十年里,国境线内:高到西藏的那曲地区;东到浙江的舟山群岛;南到海南的西沙群岛;向西向北,穿越茫茫戈壁,跨越皑皑天山,深入沙漠边陲,在全疆范围内,共与40余家兵团、自治区医院缔结远程医疗合作关系;更是无数次深入云贵高原…… 
    十年里,国境线外:与美国多家国际顶级医院紧密合作,六年前的夏天,通过远程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多学科为“坠楼女童”妞妞进行讨论,妞妞的康复令人欣喜,UCLA小儿骨科教授奥本海姆博士表示,“我们越洋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今年5月,同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与巴基斯坦瓜达尔市医院,开展了首次国际远程三方会诊,浙医二院专家万里外接诊一名胸部以上被黑痣包围的当地小男孩…… 
    十年里,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疑难病例会诊2.6万人次;远程教育700场次,受众面22.5万余人次;远程手术直播120余场次;国内外远程视频讨论160场次…… 
通过远程,浙医二院的专家,连通了遥远的北疆、祖国最西北的阿勒泰地区,也连通了巴基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我们正通过多种途径、多样方式不断将优质医疗资源植入边疆,辐射全疆,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 
    通过远程,浙医二院的专家,连通了4000公里之外的另一家重症监护室,你的病人,就是我的病人,我们用心监管,首创模式,成为全国标杆; 
    通过远程,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直都铭记,刘延东副总理留下的那一道题——“远程医疗的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运用网络平台,把优质资源更好地辐射”,终用力地在解答,在续写…… 




来源:浙医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