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7-10-18 发布时间:2017-10-18 作者:2017-10-18 阅读数:851次
1500公里的距离,400多个日夜,近30名医疗、护理、行政的专家,一批又一批,背起行囊,沉向贵州台江县,为那里的苗族同胞带来优质的医疗服务。
他们,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组团式派驻贵州台江医疗扶贫的专家们。
获教育部扶贫十大经典项目
当下沉的专家们还在台江服务患者时,来自教育部的一则公号让他们倍感振奋。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名单。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组织申报的“洒向苗疆都是爱 育得苗岭花盛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组团式帮扶贵州省台江县人民医院”项目从42所直属高校申报的4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十大典型项目。
2016年4月,浙江大学启动结对帮扶贵州省台江县工作,明确将重点围绕医疗、教育、产业三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浙江大学决定由学校教育基金会出资2000万元,重点支持台江县人民医院建设和台江县民族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台江县人民医院缔结对口帮扶关系。
在浙江大学的支持下,台江医院得到快速发展。
2016年,浙江大学赞助185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购置了1.5T磁共振、超声刀、钬激光碎石机、电子胃肠镜等设备并投入使用;
2017年初,新增购置无创呼吸机、床旁DR、有创呼吸机等公共应急设备。
同时,浙医二院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名医远程会诊设备,将分院建成黔东南首个名医远程可视会诊中心,每年派专家帮扶台江。
台江医疗服务迈步前行
“越困难的地方,就越需要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
这群来自浙二的医务工作者,为台江带来了无数感动。
74岁的台江县方召村贫困户张天华,因摔伤骨折,多年行动不便。帮扶专家了解到情况后,几次到他家免费诊治换药,并留下联系方式,叮嘱张大爷有事随时咨询。老人感动不已,他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们看病不仅能减免费用,专家还亲自到家里诊疗,我心里说不出的热乎。”
黄平县浪洞化稿村四组的吴开成,患有前列腺癌,风险系数高,不少医院迟迟不予手术,转到台江县医院后,该医院安排实施切除手术。病人非常感动,逢人就说:“我的病去了很多医院没有治好,台江县医院给治好了。”
据了解,医疗扶贫16个月以来,已结出累累硕果。台江医院门诊病人增长21.5%,住院病人增长17%,手术病人增长42%,医院总收入增长25.4%,转诊率下降50%,病人满意度达到96%;借助浙江大学捐赠1850万元资金购置9项高精专设备,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已达78项。
帮扶专家们还从改变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入手,推动了台江分院的系统性改变。他们导入国际医院管理的先进理念,传承浙医二院管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已新增和修订流程近30项。
同时,举办学术讲座和学习班等400余次,开展临床查房、手术、疑难病例、会诊、义诊等1000余次,手把手带动医务人员提升水平,还有计划地组织当地医护人员到浙医二院进修学习,帮助培养一批医疗骨干人才。
“通过对口帮扶,台江县医院干部职工自信心增强,医院稳定性好,越做越有干劲,精神面貌好了。” 浙医二院帮扶团队成员、台江县人民医院院长汪四花说。
如果,你想了解这群杭州专家在台江经历了什么?这篇亲历者的文字或能让我们感受一二。
苗寨有深处,人间有冷暖
这一天,顺着弯弯的山路,我们一路驱车颠簸,去到台江县台拱镇的报恩村,为村民进行医疗义诊。
一年多以前,自第一批我们的医疗扶贫专家到达台江后,下乡去义诊的脚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不仅有在医院的门口,县城的社区,还有在赶集日的乡镇街道上,苗家村寨的卫生室,更有在小村庄的风雨桥头……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到达最远的村寨,更是需要一路晕车,山路走4个多小时。
我们的医疗队披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台江分院”的大红横幅,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拎着血压计、血糖仪,背着沉沉的药箱,怀揣着炙热的为乡民服务的心,秉承着“济人寿世”的使命与情怀,走遍了台江的山山水水、大村小寨,为苗家百姓免费义诊、健康咨询、量血压、测血糖,给予健康,传播文明。
这一次,同往常一样。一样是周末,一样是山路十八弯,一样是“我们的专家到了,苗乡百姓沸腾了”!
清晨,缭绕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尽,盛夏的阳光却已肆虐。
报恩村村头的报恩亭里,苗乡的孩子三五成群地玩着地上的泥巴,看见我们来了,害羞地转过头去;
幽静的乡间小道上,母鸡带着小鸡们,专心致志地啄着地上的玉米;
绿油油的稻田间,下地干活的村民遥远地望见身穿白大褂医生的身影,我们的专家甚至都来不及走到原定的村委会前义诊点,就被瞬间簇拥,大家争先恐后地问起自己的情况来。
热情的村民姬德辉提议,干脆就近上他家搭台义诊吧。
一时间,姬德辉家中的小天井,扛着锄头、挽着裤脚的村民纷纷从田间、从家中赶到他家,“浙江的大医生来看我们了!”
人群中,一位母亲紧紧拉着儿子的手,焦虑急切的眼神,不禁会让与她不经意对视的我们,心头一抽。
她一定是遇到了棘手解决的苦处。
事实,果然与预想的一样。
张帆(化名)告诉医生,小儿子今年10岁,1岁10个月时,高烧3天3夜,赶到医院时,眼睛也失明了,半个月后,终于又能慢慢看见东西了,但视力一直很差。
医生在孩子面前,伸出3根手指,问孩子是几,孩子没有答对;医生又伸出5根手指,问孩子是几,孩子还是没有答对。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全身抽,每次抽1到2分钟,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牵着他,一旦撒手,他就会摔跤。”在听了张帆描述的孩子病情,了解医院的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后,张帆的小儿子,被医生诊断为“脑炎后遗症、症状性癫痫”。
而坚强的张帆,从孩子发病起的那一天,一直到今天,从没有放弃过。
张帆知道就在这个周末,会有在台江分院扶贫的杭州医生来到村里,于是她又一次,就像之前去到广州、去到合肥那样,希望医生能给予她的孩子一点痊愈的希望,哪怕结果只是“现在孩子情况稳定”、“好了一点点”,张帆就会由衷地满足与开心。
“最近已经有半年没有再抽过。”张帆给孩子每天按时吃药。
令大家都心头一悦的是,从张帆第二天带着孩子上台江分院检查的结果看,孩子因为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尚未对肝肾及血细胞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医生提出:“继续按时服药,待复查脑电图后再调整药物。”
也许,我们给予张帆与他孩子的,只是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帮助。
但我们也被张帆的坚持、孩子的善良深深打动。
返回途中,路过张帆和孩子的家。孩子甚至还说不清楚自己的实际年龄,却在看到早上看过自己的医生来到自己的家中后,欢腾地急忙搬来小凳子给大家坐,还两只手同时端上好几条。我们赶紧喊他要小心走路。
张帆和在外地打工的丈夫所挣的钱,几乎全花在了给孩子求医问药上,从来舍不得在别处多花一分钱的她,却舍得给孩子买来一整条旺仔牛奶喝……
我们跟随报恩村张村长的脚步,沿着弯曲泥泞的村寨小径,向高处、深处去。
山路边的凤仙花开出了粉嫩的小花,绿绿的爬藤上结出了野生的小番茄,看见一座只剩下木架的苗寨,摇摇欲坠。
村里正在开挖埋管,张帆就是报名来干活的,工钱按天计算,张帆已经连续干了快一周时间,但并不知道自己每天能挣多少钱。
张村长告诉我们,报恩村连同周围的六个小村寨一起,合并叫作番省村,总人口大约5000人左右,全村都是苗族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村寨。
村里常居人口以老人、小孩为主。“平常村里的老人有个什么病痛,基本都靠忍,六个小村寨只有一个村卫生室,深山之中,出去太不方便了,经济条件也不好。”张村长领我们向一户半山腰的苗寨人家走去,这户人家平日里只有古稀之年的老两口相伴,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
老奶奶看到背着药箱的医生来了,热情地迎了出来。奶奶说话中气十足,我们听不懂她说的苗语,张村长自然就承担起翻译的角色。
老奶奶今年73岁,平时有胃痛,血压也很高,她从没有出过村寨,自然更没有进县城看过病。留守老人甚至舍不得交每年120元农合医保的钱。老爷爷描述下来,估计他心脏也有些问题。
在反复与老两口交代好平日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叮嘱好老奶奶赠予的降压药该怎么吃,临了,老人一直挥手道别,一遍又一遍地只是说着:“医生真好,谢谢你们,慢慢走,小心滑……”
村长又领我们实地走访了几乎人家,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都有“这里痛那里疼”的大小毛病,但与此同时,他们都没有去县城求过医。
悠悠远远,山谷中传来一个听不懂却熟悉的声音,仔细听,那是老奶奶的声音。奶奶下坡又上坡,蹒跚地走来,手里紧紧捏着两张纸币:一张10元、一张5元。笑意盈盈,硬是把15元往医生手里塞,说是看病钱和买药钱,不知道够不够。
我们赶忙全力解释,这是免费义诊,不收钱的。奶奶似乎还有了些丝丝难为情,“不收钱,咋办好?”
“等过年,等我那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回来宰猪,我们一起吃土猪肉,你们全部人都要来,一定要来!”奶奶就像刚才医生反复叮咛她该怎么吃药、怎么注意一样,一遍一遍发出苗家人心底里最质朴的欢迎与邀请。
如此简简单单、真真切切。
大多数时候,可亲可敬的帮扶专家们愿意选择下村寨义诊,度过自己周末的时间。
扶贫一年多时间里,40多次的下乡义诊,3000多人次的义诊病人,其中又救治了多少个病情转危为安的患者,数不清。
数字再庞大又如何,有些事情力所能及,有些事情却力不从心。如此,力所能及的就更应该铆足劲去做。
“若不是家中老小牵绊,一直留在这里,帮一个算一个,帮一个是一个,我也愿意的。”一位在台江一扎就是半年的老师是这样对我说的。
“革一镇北方村卫生室的卫生员张医生,一年365天午休,家人都在附近的县城上班,他自己每天就住在卫生室楼上简陋的小屋里,没有浴室,没有干净的卫生间,一日三餐还得靠自己抽空准备。平时除了接诊上门看病的乡亲们,如果哪家有个病痛,还得随时准备翻山越岭出诊,不管白天黑夜。每月领的那份微薄的薪水,也只够糊口。这样的艰辛,他却许多年一直坚守在那儿——大山小村里的一个卫生室。”听李祎讲着她第一次下村寨的故事。
是的,当你置身到那个环境中,似乎一时间,所有的经历,都变得那样触动、感动与不忍。
通常,义诊的队伍走到哪里,村寨的老百姓都会热情地挽留医生在村里吃口饭。
这一次也不例外。
入乡随俗,下乡医疗队每周都在走村窜户,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吃,所以每次都是自己带菜,找一户农家,与村民们一起烧菜,大家围坐在一条长长的小木桌,吃着热腾腾的农家菜,有酸汤鱼、酸汤菜、玉米炒肉……聊聊纯纯的风土,感知暖暖的人情。
离开前,大伙儿都来送行,一直送到报恩村村口的报恩亭,就连一直腼腆不说话的小毛孩也来了。
挥挥手,惟愿村民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