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浙大一院:黄河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来源:2025-04-30 发布时间:2025-04-30 作者:2025-04-30 阅读数:14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黄河教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获表彰后,黄河教授表示:“劳动最光荣!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属于不辞辛劳、潜心钻研血液病学科的团队集体;属于浙大一院无私奉献、砥砺奋进的全体同事;属于充满爱国心和创造力的新时代劳动者!”

黄河教授深耕血液病学领域四十余载,始终以攻克血液病诊治重大难题为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带给无数患者生的希望,同时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血液病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图片
图片

突破非亲缘移植“禁区”

为恶性血液病患者重启“生命之门”

图片

黄河教授于1998年创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整体方案,在中国大陆首次实现成人非亲缘骨髓移植后长期无病生存,其研究成果于200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他在《Blood》杂志上首次发表的对照研究揭示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半相合供者移植可作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这项前瞻性研究成果被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指南参考引用,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但又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救治机会。
针对移植后致死率最高的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两大并发症,他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体化创新技术体系,让患者长期生存率达国际领先。2015年,其研究成果再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图片
图片

攀登细胞免疫治疗新高地

让患者“用得起,用得好”

图片

作为我国血液病治疗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黄河教授致力于将新技术、新疗法应用于更多患者。以浙大一院血液病学科的强大实力为依托,他带领团队进行的移植及细胞免疫治疗例数和疗效均居国际前列,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血液病学领域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针对CAR-T疗效欠佳、复发率高、靶点有限、成本高等临床挑战,他首创功能增强型、“通用型”及新靶点CAR-T细胞治疗体系,首创CAR-T序贯移植方案,显著提高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NEJM》《The Lancet Haematology》等国际权威杂志,在CAT-T治疗领域抢占了全球技术制高点。
他带领团队坚持自主攻关核心技术,推动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发CAR-T产品上市,让广大中国患者在需要接受CAR-T治疗时再无“卡脖子”之虞




图片
图片

扛起医学薪火传承使命

使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图片

黄河教授始终坚守临床一线,门诊年均接诊1400余人次,收治血液病患者年均5000余名,先进的治疗水准吸引新加坡、以色列、瑞士等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

多年来,他坚持立德树人,累计培养研究生160余名,其中不少优秀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血液病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他还主持了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改革,推动临床医学八年制的课程建设,为培养前瞻交叉思维、多元交叉背景的医学引领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我将更好地扛起传承创新使命,培养出更多医学领军型人才,为浙大一院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贡献更大力量,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征程上再续新篇。希望在未来,当人们问起最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在哪里时,我们可以自豪地回答:“在中国!在浙一!”

——全国先进工作者  黄河



来源:浙大一院官微